正説清朝三百年第 37 篇
《明史》案发生在顺治十八年,决谳于康熙二年。
记邮件找地址: dz@ENMIKU.COM
明朝天启宰相朱国桢退休曾著《明史》
书。业已衰落的朱家将稿以千金卖给湖州富户庄廷鑨。该书讲了崇祯朝和南明史事,尊南明弘光、隆武、永历正朔,有指斥清朝词句。庄廷鑨是个瞎子,效法“左丘失明,厥有国语”,将该书作了
些增补,当作是自己写的书。修订完
于顺治十二年病
了。其
庄允城将书易名《明史辑略》,请崇祯十三年
士,在南明弘光政权中担任
礼部尚书的李令皙作序,又邀江南18位名士列为参订。
庄廷鑨的岳朱佑明是
富豪,顺治十七年以庄廷鑨之名将该书印行于世。
好些都想利用书中违碍之
向庄允城敲竹杠。庄允城都用钱财堵了
们的
。康熙二年(1663),归安县(在今浙江吴
县)吴之荣,罢了知县,想借告发立功,以图东山再起,将此事报告杭州将军松魁。松魁与巡
朱昌祚讨论了这事
,朱昌祚以书面形式报告督学胡尚衡。庄廷鑨知
,通
贿赂免于起诉。之
,庄廷鑨将指斥清朝的话稍加修改重刊。吴之荣看到
第
次告密失败,但未
心,
买了初刊到京师直接告到司法部门。吴之荣向
怨恨南浔(吴
县东)富
朱佑明,
乘机嫁祸于朱,
说庄书中所称“旧史朱氏”指的就是朱佑明。刑部于康熙元年派
到湖州调查,认为此书有8
罪。主
罪名是扬明朝,毁本朝。庄允城、朱佑明被逮至京城。
当时正是鳌拜等四臣当政,利用此书
文章,
令严审,给那些怀念明朝的
点颜
看看。庄廷鑨被掘墓戮尸,其
庄廷铖(24岁)与李令皙杀头。李令皙四个
子也
以
刑,朱佑明有五个
子,都被杀。参校该书的茅元锡(刚任命为朝邑县令)与吴之镛、吴之铭两兄
与江楚诸名士列于书中者吴炎等
都被
,查伊璜、范文
、陆丽京虽受牵连,但因为
词检举,加
广东提督吴六奇的救援,才没判罪。松魁因为事先没有禀报,带
镣手铐解赴京师。同时解赴京师的还有其幕客程维藩。松魁以其有免刑特权仅仅免了官,而程维藩被杀了头。湖江太守谭西闵到任才半个月,案发
,
与推官李焕都以隐匿罪
以绞刑。刻书、印书、订书、
板的与买书的也都斩首。浒墅关(吴县西北)货
专卖主事李希
听说阊门(吴县西北门)书坊有此书,派
去买。李希
和
派的
以及书商都被杀头。李希
所派之
因在书商邻居朱家等了
会,朱某已70多岁,与其
遣
边远地区。此案
的共70多
,受株连的221余
。罪犯
子都遣
边远地区给
家
老婆。
吴之荣得到庄家与朱家家产各半,起用为右佥都御史,
于寒热。《私史记事》云:康熙四年七月,“吴之荣归自闽中,行至半山,
风骤起,雷电
加,之荣随成疟疾,寒热
,两
而
,
皆称为天雷
之。”
《南山集》案
戴名世《南山集》案是发生在康熙时的个
案。
此案须先方孝标说起。方孝标,桐城(今安徽)。本名玄成,因避康熙(名玄烨)讳,以字行。顺治时,中
士,官至
弘文院伺读学士。顺治十四年(1657),族
方猷主持江南考试,与
有
结作弊行为,结果均被免官戍边,流放到宁古塔,
遇赦。方孝标到云南,当了吴三桂的翰林承旨。吴三桂反清失败,方孝标先
降,得免
罪。
写有《钝斋文集》、《滇黔纪闻》二书。《滇黔纪闻》中有关于南明抗清事实,用南明诸帝纪年。
戴名世,桐城,字有田,号褐夫,别号忧庵,康熙
士,任编修。
立志修明史,认为南明永历朝
能称伪朝,对《滇黔纪闻》十分重视。听了学生余堪
述南明永历朝
个
犁支的所言,
到该书符
事实,于是在
所写的有关明史文章中采用该书材料
少。
戴名世在《与子倪声》
信中论及修史之例,认为“本朝当以康熙壬寅(按:即1662年)为定鼎之始,世祖虽入关十八年,时三藩未平,明祀未绝,若循蜀汉之例,则顺治
得为正统。”
戴名世学生云鹤从方孝标的集子中选
部分材料,以《南山集偶抄》之名刊行。同时刊行的还有《孑遗录》,记述桐城地区地主、豪绅抵抗农民军之事,署名宋潜虚,因为戴姓
于宋
,所以讳戴为宋。此书由
云锷、方正玉捐款印行。
们俩再加
汪灏、朱书、刘岩、余生、王源都作了序。印刷版藏于方
家。
康熙五十年武都谏赵申乔(字慎旗)向刑部告发了此事。九卿会审,《南山集》定案。《南山集》案,实际
就是《南山集偶抄》案。此书只
是为南明争正统,揭
南明隐事而已,但刑部
文章,株连竟达数百
。戴名世寸磔,方孝标已
戮尸。
们的祖
、
、子孙、兄
、以及叔伯
、兄
之子,凡16岁以
都被杀头,
、女、
妾、姊
、
子
妾、15岁以
子孙、叔伯
、兄
之子给功臣为
。朱书、王源这时已
,免于判罪,汪灏、方
以诽谤朝廷判斩立决。方正玉、
云鹗发往宁古塔。方孝标
子方登峰、方云旅,孙子方世樵
并斩首。方家中即使还在居丧守孝的
都
,尚书韩菼、伺郎赵士麟、御史刘灏、淮扬
王英谟、庶吉士汪汾等32
另议降职。康熙闻奏改刑。戴名世斩立决,方孝标之子免
,与其家
流放黑龙江。汪灏、方
免
,入旗为
。
云锷、方正玉免
罪,其家迁徙边远地区。韩菼以
这些平
与戴名世只因议论文章而被牵连的
,都免于治罪。
查嗣案
科举考试规定,八股文的题目须自四书五经。雍正四年(1726)九月,江西乡试正考官查嗣
以“维民所止”四字命题。此四字本
《诗经·玄
》。但有
告发说,查嗣
这个题目是别有用心。“维”、“止”就是雍正断首,雍正
怒,查嗣
自然挨
官司。
查嗣是浙江海宁
,是康熙时中
士、授予编修的查慎行的
。雍正说,
向
趋附隆科多。隆科多是圣祖临终时惟
传诏
臣。雍正即位时曾任总理事务的四
臣之
。雍正五年(1727)以私藏玉碟底本等41罪判
永远监
,次年
于
所。是隆科多荐举了
。
的题目,显
对朝廷心怀怨望。
有两本笔记,悖
荒唐,其中有很多怨诽
造之语。还说
对康熙皇帝用
、行政以及朝廷的诸种措施和
置
行毁谤和
。雍正命令,查嗣
三法司(刑部、督察院、
理司)严审定案,最
罪名定为“
逆
”。
第二年查嗣案结束。查嗣
虽已在监狱病故,仍受到戮尸、
子
、家属流放的惩罚。因为查嗣
是浙江
,以
还另有
个浙江
汪景祺,是年羹尧的秘书,著《西征随笔》,有诗句“皇帝挥毫
值钱”,被认为是讽
康熙皇帝,于雍正四年被杀。雍正对浙江
怀恨,于当年10月
诏
止浙江乡试。
吕留良戮尸
吕留良,字庄生,号晚村,浙江石门,明末诸生。明亡
,因种族思想主导,
仕清朝。郡守以隐逸推荐,
辞而行医,
又削发为僧。
认为皇帝与臣
的关系与
子关系
同,反对尊君卑臣。
主张驱逐
族统治者,恢复汉
统治。吕留良卒于康熙二十年(1681)。想
到雍正时受曾静文字狱牵连,被戮尸,著述被毁。
曾静的事是这样:湖南曾静崇拜吕留良的思想,派
的
子张熙投书川陕总督岳钟琪,劝
同谋举事反清。想
到岳钟琪告发了曾静,雍正
派
提曾审问。曾静供认是受了吕留良著作中有关夷夏之防及井田、封建论述的影响,又与吕氏门徒严鸿达、沈在宽很投
,遂有此举。
曾静、张熙被解至京师,吕留良、严鸿达、沈在宽的藏书被抄,记被缴。由于曾静改
称颂雍正并著文驳斥吕留良的缘故,雍正认为吕留良的罪
超
了曾静。结果将吕留良、严鸿达及吕留良之子吕葆中戮尸示众,子孙遣
边陲,
女入宫。沈在宽
迟
,而曾静、张熙则免罪释放。
雍正把曾静投书事和吕留良案的谕,审问曾静的记录
在
起,编辑《
义觉迷录》四卷,刊发全国各县学,目的是以此消除反清思想,分化抗清
量。
乾隆即位,曾静、张熙还是被
迟
。
徐述夔诗集案
徐述夔诗集案发生在乾隆四十三年。徐述夔原名赓雅,字孝文,江苏扬州府东台县
。乾隆三年中举。
徐述夔著有部诗集《
柱楼编年诗》,多数咏叹明末之事,如《正德杯》:“
明天子重相见,且把壶
搁半边。”又有“明朝期振翮,
举去清都”之句。其子徐怀祖在乾隆二十八年将此书刻印
版。
徐怀祖以2400两银买蔡耘田地数顷,
久就去世了。乾隆中期查
书甚严,蔡耘田兄蔡嘉树利用这个机会
挟徐怀祖之子徐食田,说是
卖
的几顷田地里有祖坟,
用960两银
赎,否则
告徐家私刻、藏匿
书。
因为有谕旨说只在规定期限把书
官府,可免于追究,徐食田将《
柱楼编年诗》
到县府。东台县令徐跃龙
徐家给蔡家划
坟地10亩,蔡嘉树觉得目的还没达到,
向江宁布政使陶易告状,说“壶
”就是“胡
”,
诽谤之意,其
句子也多有悖逆之意,实为罪
恶极。陶易觉得徐食田已经
书,可免追究藏书之罪。
在蔡嘉树诉状
批语说,书版已
,如有违碍,就销毁,事与
无
。师爷陆琰在批语
还加
为徐述夔打
平的话。案子转扬州府知府谢启坤。
八月,江苏如皋县民童志夔向江苏学政刘墉徐述夔诗集及沈德潜《徐述夔传》,事
就闹
了。乾隆帝认为徐述夔“暗肆诋讥”、“丧心病
”、“罪
恶极”,十
月,
学士、九卿遵旨拟议,说,“明朝期振翮,
举去清都”,借“朝夕”之“朝”作“朝代”之“朝”,况且
说“到清都”,“
清都”,而说“去清都”,“显寓
复
明朝之意”。作
将徐述夔与其子徐怀祖锉
其尸,枭首示众,其孙徐食田
决的判决。
最奉旨:徐述夔与其子徐怀祖戮尸,孙子徐食田、徐食书斩监候,秋
决。尊孙徐
南、寿南、孙媳缪氏、沈氏给功臣为
,门生徐首发、沈成濯与江苏藩司陶易、幕友陆应琰、扬州府知府谢启坤,还有作序的黄斌和沈德潜都治了罪。
徐述夔书、版销毁。
《字贯》编者的冤
王锡侯,字韩伯,江西新昌,乾隆举
,因《康熙字典》错误颇多,
就另编了
本字典以补
足。
取名《字贯》,是
认为字好像散钱,以义贯之。
《字贯》依《康熙字典》分部,又依义分为天、地、、
四类。
面再分四十部,
例略同《尔雅》。音义相同的,即
在
起。每部
以千字文。
《康熙字典》是奉康熙帝之命所作,并由作序,是御定之书。王锡侯的《字贯》是对《康熙字典》的
胆
战,是件好事。王锡侯的冤家王泷南却当成
王锡侯的机会而揭发
的“罪行”。乾隆帝读了
呈的《字贯》。
认为第
本序文凡例中把康熙、雍正庙讳与御名相并列是“
逆
法”,
命令将王锡侯押至京师,
刑部审讯。
结果,王锡侯及其子孙都以重刑,毁版并
止销售。解京治罪的还有题诗卷首的李友棠。
被革职。两江总督
晋、江西巡
海成、布政使周克开、按察使冯廷丞以失察革职。
学士史贻直、尚书钱群为王氏家谱及王锡侯其
书作序,只因为
们去世,才未
究。
想入非非者的幸
有的文字狱是些想入非非的穷知识分子自投罗网。
们为了
名,对帝王怀着幻想,为了唤起统治阶级对自己的注意,或著书立说,或
谋献策,
但没有得到希望的结果反而被认为“
犯皇
御名”、“
妄”等罪名,受到严惩,
首异
,家破
亡。
面说两桩这样的案子。
第桩
乾隆四十五年七月五,广西浔州平南县老秀才吴英在桂林拦住藩司朱椿的轿子,献
份策书。该书向皇帝献了五策:
第是免粮银充实社仓。
说:“民饱则易于驾驭,民饥则难于控制。”现在皇
正免除各省税粮,
如将所征粮款划
州乡,添设义仓,这样
但易于借纳、发放,又免差役、胥吏索取的弊病。第二是准许百姓自由贩盐。由专门的衙门管理盐业有许多弊病,例如负担盐官的俸禄,运输
程中易
现私盐现象,盐埠业主短斤缺两等等。准许百姓自由贩盐,
税纳款,
两
。第三是弥盗。小盗
于荒
,
盗作
朝廷,弥盗是
问题。
提
的弥盗之法是实行保甲制度。十家为
甲,
为盗,九
连坐,甲
与盗同罪。第四是限制或
绝种植烟草。第五是整治寺僧。
认为寺僧太多,增加农民负担。让众多寺僧参加生产,对国计民生有利。
吴英已到甲之年,乡试屡试
第,以为通
献策能得到统治者的赏识,得到重用。
乎吴英意料,朱椿看了第
条就认为“语多
悖且叠犯皇
御名”,把
逮捕起
,审问
有没有同谋。最
吴英被判
迟
,两个
子和
、侄子斩立决,吴英的
妾、未成年的子孙和侄子给功臣为
。
个家
就这样给
断
了。
第二桩
乾隆年间,山西临汾有个读书冯其炎。
生
本
姓赵,
年幼时
就
了。
时,有
、
兄、
。因为
改嫁给冯珍,
改姓冯。十年
去世,
夭折,
返回赵家,只
跟继
生活,穷而孤单,但
继
还是
读了书,于乾隆四十
年中了秀才。
成年的冯其炎产生了对异的追
。恰好
的两个
,
个有
小女,年方十七,另
个也有小女,年方十四。如果
而娶此二表
,岂
美哉?可是
家穷,
说娶两个,
个都没办法。
神失常了。四十七年七月,
跳城墙自杀而伤
。对两表
的思念割舍
断,
想起
个办法:先得到皇帝赏识,然
请
帮忙!若皇帝赏识
的才华,派个能
的官员,骑
匹
马,赶到临汾,问冯其炎有没有两个表
,事
就完成了吗?
开始给先秦名著《易经》和《诗经》作注。四十八年正月
携带两书注解到了北京,寻机会把注解
给皇帝。
听说皇帝将
城祭泰陵(清世宗陵),
成天守在
辛店路
。结果被认为形迹可疑,将
拘捕起
,并搜
携带的材料。直隶总督袁守侗
以
“妄言
吠,
渎天聪”的罪名,判
流放黑龙江为
。
七个“惨”字,终结斩酷刑
斩是
种酷刑,起码从秦时就开始用了。对丞相李斯施行的刑罚就是
斩。
斩是从
部将犯
砍作两截。刽子手
犯
,就从
面
点的部位
刀;如果
犯
慢点
,就从
面
点的部位
刀。如果慢
,
截往往还是活的,
段时间才
苦地闭
眼睛,很惨。
最次
斩
在雍正十
年。这次
斩是雍正帝所判,而废除
斩也正是雍正帝。
这最次
斩是判给了河南学政俞鸿图。
1.正説清朝三百年 (史學研究古代)
[林濤]2.都市:躺平的我能斬殺噩夢 (都市YY現代)
[落花王朝]3.妻孝/同人續 (高幹小説現代)
[性心魔]4.拜谗夢我 (現代小説現代)
[棲見]5.酶酶的絲襪 外章-媽媽來我家
[Rainy「呼……嘉嘉,妳好緊哦……」]6.我的大奈同事人妻小依 (現代)
[未知]7.媽媽成了家裏保姆兒媳讣
[Asd176]8.情有所寄 (日久生情現代)
[OH玩偶]9.強兼中出精品短篇!(公焦車!地鐵!街上!SM!边太H!) (高辣小説現代)
[M.Hart]10.偏愛(NP) (高辣小説現代)
[狐魚]11.候街籃孩 (明星小説現代)
[菖蒲公子]12.妻子的秘密
[十夢九你]13.契約之我的老公是太陽 (總裁小説現代)
[凡帝晟]14.杏努校花 (現代)
[yuhong0206]15.在人與妖共存的世界中生活下去 (YY小説現代)
[瀟瀟俠]16.龍珠:未來時空,轟殺人造人 (西遊小説現代)
[龍珠超人]17.候街籃孩 (遊戲競技)
[菖蒲公子]18.萬法神帝 (神魔小説古代)
[天涯懷笑]